送客至灵谷

送客至灵谷朗读

仙林路细出山腰,灵谷峰高入紫霄。
立石借为题字壁,倒松因作度溪桥。
雨花湿地人归晚,烟草迷川马去遥。
记得玄都种桃处,黯然分袂各魂销。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客至灵谷译文及注释

《送客至灵谷》是宋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诗人送别客人离开灵谷山的情景,并融入了对友谊和离别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仙林路细出山腰,
灵谷峰高入紫霄。
立石借为题字壁,
倒松因作度溪桥。

雨花湿地人归晚,
烟草迷川马去遥。
记得玄都种桃处,
黯然分袂各魂销。

译文:
仙林小路细细地蜿蜒而出,从山腰穿过,
灵谷峰高耸入云霄。
一块石头被用来作为墙上的题字,
一棵倒下的松树成为跨越溪流的桥梁。

雨水洒在花地上,湿淋淋的,
人们在傍晚时归家,
烟草的香气迷失在远方的山谷,
马匹远去,渐行渐远。
记得在玄都的地方,曾经种植过桃花,
如今分别了,各自的灵魂消逝黯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艾性夫送别客人离开灵谷山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山腰上的仙林小路、高耸入云霄的灵谷峰和跨越溪流的倒松桥,展示了灵谷山独特的山水景观。他还提到了立石题字壁,这显示了人们对这个地方的热爱和纪念。

诗中的雨花湿地和烟草迷川,以及人们归家和马匹远去的描写,增加了离别的情感色彩。最后,艾性夫提到了他记得在玄都种桃的地方,这暗示着友谊和美好回忆。然而,现在他们要分别,各自的灵魂逐渐消逝,给人一种悲伤和黯然的感觉。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山水景色,融入了友谊和离别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情感的交织,艾性夫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给读者带来深思和共鸣。

送客至灵谷读音参考

sòng kè zhì líng gǔ
送客至灵谷

xiān lín lù xì chū shān yāo, líng gǔ fēng gāo rù zǐ xiāo.
仙林路细出山腰,灵谷峰高入紫霄。
lì shí jiè wèi tí zì bì, dào sōng yīn zuò dù xī qiáo.
立石借为题字壁,倒松因作度溪桥。
yǔ huā shī dì rén guī wǎn, yān cǎo mí chuān mǎ qù yáo.
雨花湿地人归晚,烟草迷川马去遥。
jì de xuán dōu zhǒng táo chù, àn rán fēn mèi gè hún xiāo.
记得玄都种桃处,黯然分袂各魂销。

艾性夫诗文推荐

一片轻鸿度小坡,半泓浅碧浸丛莎。黑云垂地雨声急,黄叶满林秋意多。短发未冬先有雪,懒心如井不生波。孤砧已报寒消息,欠问眠鸥觅芰荷。

折柳系离船,船行柳条短。赖有枝上花,飘泊随君远。

苍梧閟弓剑,阿阁无祥禽。鲁叟已长喟,矧敢求之今。区区莲勺人,伯气方浸淫。纪年侈嘉瑞,作物诚何心。隐显殆偶然,岂必闻韶音。黄河千丈浑,岁月亦已深。矫首不...

孤凤不食粟,举世无琳琅。渴去饮湘水,饥来卧首阳。云天迟羽翼,岁晚饱风霜。栖栖岂不苦,羞与燕雀翔。安得九成乐,来仪薰风郎。

蚁国槐为穴,蜂衙蜜作房。采花与旋磨,辛苦知尊王。胡为枭獍生,思食父母肠。彼微有尊卑,此大相灭亡。物情有不齐,使我心忧伤。

燕赵多佳人,珠华炫天街。郑鲁有游女,折杨弄青梅。春风趁姿媚,谐笑争徘徊。幽闺有仇丑,修洁不自媒。缝布以为裙,断荆以为钗。(左角右奢)沙事机杼,蓬沓蒙烟...

勋华不并世,揖逊无余传。缅彼巢与津,佳兵岂其天。履霜一何微,坤冰一何坚。谁谓知几人,尚俟观伊川。斧衮了不公,正闰杂纪年。岂拟王仲淹,而愧鲁仲连。

欲晴欲雨天溟蒙,林塘淡荡摇春风。游丝落絮斗飞舞,野花芳草争青红。南园北园桑柘绿,村前村后啼布谷。蚕姑把叶祝丝多,田翁拜社祈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