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陵复土诣重华奉慰遇雪不胜哀怆

阜陵复土诣重华奉慰遇雪不胜哀怆朗读

龙胡九锸闭玄扉,虎落千年护翠微。
永阜凄凉成永夜,重华萧瑟见重闱。
云迷八表俱愁思,雪满千山尽素衣。
更踏深泥南内去,紫宸殿下进名归。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阜陵复土诣重华奉慰遇雪不胜哀怆译文及注释

《阜陵复土诣重华奉慰遇雪不胜哀怆》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途中重遇故地阜陵,却发现它已经沦为一片凄凉的景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厚意和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诗中的"龙胡九锸闭玄扉,虎落千年护翠微",形象地描绘了阜陵的荒凉景象。这里的"龙胡"和"虎落"象征着帝王和将相,暗示着阜陵曾经的辉煌和荣耀。而"九锸"和"千年"则衬托出阜陵的历史悠久。"闭玄扉"和"护翠微"则暗示着阜陵的大门紧闭,守护着宝贵的瑰宝。

接下来的"永阜凄凉成永夜,重华萧瑟见重闱",描述了阜陵的凄凉景象。"永夜"表明阜陵的冷寂和沉寂,"重华"指的是阜陵的瑰宝,而"重闱"则指的是帝王的宫殿。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阜陵的凄凉与它昔日的辉煌进行了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云迷八表俱愁思,雪满千山尽素衣。更踏深泥南内去,紫宸殿下进名归",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之情。"八表"指的是朝廷的八个方位,诗人以此来表示整个国家的愁思之情。"雪满千山尽素衣"则形容了大雪覆盖的山岭,使得大地一片素净。最后两句"更踏深泥南内去,紫宸殿下进名归"表明诗人要继续向南行进,进入京城,进入皇宫,以期望能够进一步为国家作出贡献。

整首诗以凄凉、沉寂的意境为主线,通过对阜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阜陵复土诣重华奉慰遇雪不胜哀怆读音参考

fù líng fù tǔ yì zhòng huá fèng wèi yù xuě bù shèng āi chuàng
阜陵复土诣重华奉慰遇雪不胜哀怆

lóng hú jiǔ chā bì xuán fēi, hǔ luò qiān nián hù cuì wēi.
龙胡九锸闭玄扉,虎落千年护翠微。
yǒng fù qī liáng chéng yǒng yè, zhòng huá xiāo sè jiàn zhòng wéi.
永阜凄凉成永夜,重华萧瑟见重闱。
yún mí bā biǎo jù chóu sī, xuě mǎn qiān shān jǐn sù yī.
云迷八表俱愁思,雪满千山尽素衣。
gèng tà shēn ní nán nèi qù, zǐ chén diàn xià jìn míng guī.
更踏深泥南内去,紫宸殿下进名归。

项安世诗文推荐

少日心随鹗上,长年身伴鸥闲。昨夜松声到枕,梦魂踏破天山。

春半閒窗午睡酣,梦馀瑶篆晚香残。起来磨墨花盈砚,勾得东风上笔端。

大江千里从西来,凭陵三峡喧如雷。自矜万顷临一杯,涌起雪浪吞崔嵬。一过荆门楚天阔,七泽茫茫如减没。波神潜声不敢发,汩汩安流到吴越。世间骄吝亦等耳,未见大...

船头一摇桨,船尾万波随。闻道山中乐,无人尽日维。

听说忠臣孝子,不论往事今人。衣上淋浪清泪,一生长为君亲。

天寒人倍爽,夜静雨初暄。旧稿诗重定,新编手自繙。相亲灯不厌,共坐意忘言。独笑重城里,千家正梦魂。

秋水迢迢诗思清,秋阳杲杲道心明。谁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杖屦行。

几许心期百未价,更将疏发对苍茫。江声直上鲸波去,山色回看虎踞长。乱后碧芜荒楚甸,云间孤塔见维扬。承平旧事无人说,闲倚栏干送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