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宇

茅宇朗读

丘中有茅宇,贱子所自治。
东西贮筐釜,中堂诵书诗。
鸡豚各有家,蒲荷亦有池。
农器更相贷,种树及时为。
朝出在田中,日暮还此归。
邻里相往来,春醪亦共挥。
老夫年既迈,筋力固当衰。
厚禄非所慕,好爵不愿縻。
但愿衡门下,长无寒与饥。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茅宇译文及注释

《茅宇》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贫苦之人自力更生、田园生活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茅宇》中文译文:
丘陵之间有一座茅草搭建的小屋,是贫穷之人自己建造的。屋内东西摆放着编织的筐子和用来煮饭的釜,中堂上诵读着书籍和诗歌。鸡和豚各自有了自己的窝棚,蒲荷也有自己的池塘。农具彼此互相借贷,树木及时地种植。早晨出门在田地里劳作,日暮时回到这里。邻居们互相往来,共同分享春天的美酒。年老的我体力已经衰退,但仍然坚持努力。我并不羡慕丰厚的财富,也不愿意追求高官厚禄。只希望在衡门下,长久地远离寒冷和饥饿。

诗意:
《茅宇》通过描绘一个贫困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财富和权势的淡漠态度。诗人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贫苦农民的自立精神、互助合作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诗人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平淡的生活的满足和对和睦邻里关系的珍视,同时呼吁社会关注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

赏析:
《茅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刻画了一个贫苦农民的艰辛生活和对粗茶淡饭的满足。诗词中的茅宇、筐子、釜、诵书诗等形象,展示了作者对朴素农村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真实描绘。诗中的举家有鸡豚、蒲荷,以及邻里相往来的情景,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和地位的淡泊态度,强调对人们生活幸福的真正追求应该是温饱和平和的生活环境。

整首诗词以简明的语言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状态,传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诗人通过朴素的农村景象,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漠态度,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的是平和稳定的生活环境。这首诗词展现了袁凯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对社会关怀和农民生活状态的思考。

茅宇读音参考

máo yǔ
茅宇

qiū zhōng yǒu máo yǔ, jiàn zi suǒ zì zhì.
丘中有茅宇,贱子所自治。
dōng xī zhù kuāng fǔ, zhōng táng sòng shū shī.
东西贮筐釜,中堂诵书诗。
jī tún gè yǒu jiā, pú hé yì yǒu chí.
鸡豚各有家,蒲荷亦有池。
nóng qì gèng xiāng dài, zhòng shù jí shí wéi.
农器更相贷,种树及时为。
cháo chū zài tián zhōng, rì mù hái cǐ guī.
朝出在田中,日暮还此归。
lín lǐ xiāng wǎng lái, chūn láo yì gòng huī.
邻里相往来,春醪亦共挥。
lǎo fū nián jì mài, jīn lì gù dāng shuāi.
老夫年既迈,筋力固当衰。
hòu lù fēi suǒ mù, hǎo jué bù yuàn mí.
厚禄非所慕,好爵不愿縻。
dàn yuàn héng mén xià, zhǎng wú hán yǔ jī.
但愿衡门下,长无寒与饥。

袁凯诗文推荐

江水一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寄语看花江上人,清明时节好来频。清明节后多风雨,风雨颠狂恼杀人。

江南好,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汝出取鱼与雁凫,养我堂上姑。姑今年老,鸣声呜呜。声呜呜,良可哀。生而不能养,死当何时回?死而不回,呜呜良可哀。

千株云锦照江沙,沙上青旗卖酒家。莫怪狂夫狂得彻,吴姬玉手好琵琶。

昨日旧谷没,今日新谷升。壮年不肯住,衰年日凭凌。日月行于天,江河行于海。海水不复回,日月肯相待?日月不相待,自古皆死亡。死亡不能免,安有却老方。仙人郑...

水上花枝日日开,行人头白不能来。请看门外东流水,流向沧溟更不回。

江花红白最堪怜,莫惜看花费酒钱。他时白发三千丈,纵使频来不少年。

烽火塞上来,发卒备戎虏。翩翩长安儿,力未胜弓弩。幸蒙车骑念,出入在幕府。风烟一朝息,归来受茅土。番笑李将军,血战自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