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朗读

山閒筑屋古西坡,小小规模净似磨。
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
轩窗有趣高僧远,门户无遮俗客多。
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西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作家陈著的《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

山閒筑屋古西坡,
小小规模净似磨。
两壁鼓钟来雪窦,
四围松竹护云窝。
轩窗有趣高僧远,
门户无遮俗客多。
我寄前林时一到,
未知风月意云何。

这首诗以作者游览西麓庵为背景,描绘了庵内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一种清幽宁静的山间生活。

诗词通过描写山间小屋的古老而简朴的建筑风格,展现了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作者用"小小规模净似磨"来形容这座屋子,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屋内的两壁鼓钟来自雪窦,松竹围绕着庵院,使得这个地方更加宁静和祥和。整个庵院被云雾所护,如同云窝一般,给人一种与尘世隔绝的感觉。

在这个庵院中,有趣的高僧居住其中,轩窗间可以望见高僧禅修的身影,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然而,门户却没有挡住俗世的客人,表明这个庵院并非完全隐居,仍然有人来往,可能会受到一些世俗的干扰。

最后两句"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则呈现出作者对山间风景和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思考。作者寄托了自己的期望,但对于这里的风景和人文意境,作者仍然心存疑虑。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间小屋和庵院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清幽生活的追求,并通过对高僧和尘世客人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宁静与超脱的同时,难以摆脱世俗的纷扰。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刻画了山间生活的美好与现实的矛盾,给人以深思。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读音参考

bì nàn xuě dòu zhī xī kēng yóu xī lù ān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

shān xián zhù wū gǔ xī pō, xiǎo xiǎo guī mó jìng shì mó.
山閒筑屋古西坡,小小规模净似磨。
liǎng bì gǔ zhōng lái xuě dòu, sì wéi sōng zhú hù yún wō.
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
xuān chuāng yǒu qù gāo sēng yuǎn, mén hù wú zhē sú kè duō.
轩窗有趣高僧远,门户无遮俗客多。
wǒ jì qián lín shí yí dào, wèi zhī fēng yuè yì yún hé.
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

陈著诗文推荐

宝瑟屏金深深处,斑衣箫玉香中。人生二美古难逢。杏苑今朝喜共。一霎豆花新雨,半帘梧叶清风。年年此景绿尊同。笑指南山称颂。

逃不从幼安,放非效玄真。原事尧舜主,或与夔龙亲。

鸦带残阳入翠微,纷纷黄叶向人飞。西风不管人閒事,雁自南飞燕自归。

残生光景满腔愁,平地江河汹涌流。可痛事多周正月,不言心有晋春秋。俗饕无梦亦寻鹿,人饱自歌谁饭牛。咄咄向天天不管,方来毕竟几时休。

赤日途中嚼冰雪,红尘城外见林泉。一时邂逅犹快意,十载清閒我谢天。

萧萧四壁住残生,不学神仙不学僧。有酒未能忘北海,种瓜且自学东陵。

凿池引山泉,泉脉来扰扰。池上有新亭,池下芰荷绕。色香两超绝,天然本非矫。花开日开宴,醉里人世早。

君子当固穷,达亦岂吾病。有心事穷达,斯与天者竞。仁可以致君,止则归田咏。孔子圣之诗,善学即邹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