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

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朗读

河海翻飞信有由,相逢莫学楚囚愁。
人方椎髻说苏子,天把布衣存武侯。
世变古今张与翕,人心造化去中留。
云南高处应看透,许得溪翁入坐不。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译文及注释

《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河海翻飞信有由,
相逢莫学楚囚愁。
人方椎髻说苏子,
天把布衣存武侯。
世变古今张与翕,
人心造化去中留。
云南高处应看透,
许得溪翁入坐不。

译文:
河海翻飞,消息源自何处,
相逢时切勿学楚囚的忧愁。
我朋友戴着椎髻告诉我苏子的故事,
天意将布衣之才留住了武侯的精神。
世事变迁,古今相继,渐渐消失和融合,
人类的心灵经历了无尽的变化,而又保留了一些永恒。
在云南的高处,你将会看透一切,
只有那位溪边老翁能够坐下来与你共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人生和人心的变化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心造化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开头,描述了消息传递的广泛和迅速,以"河海翻飞信有由"来形容。这句意味深长,暗示着消息和信息的传播如同河海波涛翻滚一般,信息的来源不可考。接着,作者劝告读者在相逢时不要学习楚囚的忧愁,意味着在相遇的时候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下文提到了一个人戴着椎髻(一种古代官员的发饰),并告诉了作者苏子的故事。这里作者将"人方椎髻说苏子"作为一个警句,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要以真诚和智慧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要被表面的形式和外在的身份蒙蔽,而应该寻找真实的内在品质。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天道和个人才华之间的关系。天意将布衣之才(指普通人)留住了武侯的精神。这句话强调了人的内在价值和品质的重要性,无论身份贫富,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才华和精神追求的机会。

随后的两句表达了世事变迁、人心造化的主题。世事变迁,古今相继,说明历史和现实不断发展变化。人心也在不断地变化和融合,但其中也保留了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这种对历史和人心的变化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性的深入观察和思索。

最后两句描绘了云南高处的景致,意味着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可以看透世间的纷繁和变化。只有那位溪边的老翁能够与你一同坐下来,意味着与智者交流,探讨人生和世间的真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河海翻飞、楚囚愁、苏子的故事、天把布衣存武侯、世变古今、人心造化以及云南高处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心变化的思考和感悟。诗中融入了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对人性和人生的洞察力,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读音参考

cì yùn nèi xiōng shū tōng sǒu tài bó yù yún nán sēng shè
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

hé hǎi fān fēi xìn yǒu yóu, xiāng féng mò xué chǔ qiú chóu.
河海翻飞信有由,相逢莫学楚囚愁。
rén fāng chuí jì shuō sū zǐ, tiān bǎ bù yī cún wǔ hòu.
人方椎髻说苏子,天把布衣存武侯。
shì biàn gǔ jīn zhāng yǔ xī, rén xīn zào huà qù zhōng liú.
世变古今张与翕,人心造化去中留。
yún nán gāo chù yīng kàn tòu, xǔ dé xī wēng rù zuò bù.
云南高处应看透,许得溪翁入坐不。

陈著诗文推荐

宝瑟屏金深深处,斑衣箫玉香中。人生二美古难逢。杏苑今朝喜共。一霎豆花新雨,半帘梧叶清风。年年此景绿尊同。笑指南山称颂。

逃不从幼安,放非效玄真。原事尧舜主,或与夔龙亲。

鸦带残阳入翠微,纷纷黄叶向人飞。西风不管人閒事,雁自南飞燕自归。

残生光景满腔愁,平地江河汹涌流。可痛事多周正月,不言心有晋春秋。俗饕无梦亦寻鹿,人饱自歌谁饭牛。咄咄向天天不管,方来毕竟几时休。

赤日途中嚼冰雪,红尘城外见林泉。一时邂逅犹快意,十载清閒我谢天。

萧萧四壁住残生,不学神仙不学僧。有酒未能忘北海,种瓜且自学东陵。

凿池引山泉,泉脉来扰扰。池上有新亭,池下芰荷绕。色香两超绝,天然本非矫。花开日开宴,醉里人世早。

君子当固穷,达亦岂吾病。有心事穷达,斯与天者竞。仁可以致君,止则归田咏。孔子圣之诗,善学即邹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