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父逝后寄尧章

张平父逝后寄尧章朗读

入门回首事如麻,岂意铭旌落主家。
有梦合寻苕水路,何心更种马塍花。
十年知遇分生死,八口饥寒足叹嗟。
我亦此公门下客,只今垂泪过京华。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张平父逝后寄尧章译文及注释

《张平父逝后寄尧章》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回首初入门时的事情如同麻一般纷杂,岂曾想到自己会成为铭旌落户的主人。曾经有过梦中相会的美好,如今心中何曾再有种马塍花的憧憬。经历了十年的风风雨雨,明白了遇到的机缘和分离的生死。八口之家饥寒交迫,足以让人叹息悲叹。我也是这位公门下的客人,如今流泪经过京华。

诗意:
这首诗是苏泂在张平父去世后寄给尧章的一封信。诗人回首自己初入门时的经历,感慨事情纷杂而复杂。他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成为失去父亲的主人,承担起一家之责。诗人在梦中曾有过美好的相会,但现实中心中再也找不到种马塍花的希望和渴望。他经历了十年的风雨,明白了遇到的机遇和分离的生死。诗人的家庭八口人饥寒交迫,这引起了他的叹息和悲叹。最后,诗人提到自己也是这位公门下的客人,如今他流着泪经过京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家庭状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诗人用简练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命运的感慨。他以个人的经历投射出整个社会的困境和苦难,凸显了生活的残酷和无常。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家人的关爱之情,使得这首诗充满了人情味和家国情怀。

诗中所提到的"铭旌落主家"和"种马塍花"等意象,通过寓意和象征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这些意象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和困境。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通过对人生和家庭的描摹,传达出作者对命运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它展示了苏泂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张平父逝后寄尧章读音参考

zhāng píng fù shì hòu jì yáo zhāng
张平父逝后寄尧章

rù mén huí shǒu shì rú má, qǐ yì míng jīng luò zhǔ jiā.
入门回首事如麻,岂意铭旌落主家。
yǒu mèng hé xún sháo shuǐ lù, hé xīn gèng zhǒng mǎ chéng huā.
有梦合寻苕水路,何心更种马塍花。
shí nián zhī yù fēn shēng sǐ, bā kǒu jī hán zú tàn jiē.
十年知遇分生死,八口饥寒足叹嗟。
wǒ yì cǐ gōng mén xià kè, zhǐ jīn chuí lèi guò jīng huá.
我亦此公门下客,只今垂泪过京华。

苏泂诗文推荐

小小游车四面红,美人花貌映玲珑。随车更有郎行马,散入钟山十里松。

万钥深深待驾临,府藏戈甲库黄金。规恢画饼翻增弊,孤负先皇一片心。

江南堤柳拂人头,三月吹花特地愁。却忆旧时狂李白,题诗曾遍酒家楼。

桑林伐尽枣林空,卖得柴钱饭不充。明日死生犹未必,新何缠裹过秋冬。

三山掺别是前年,除夜还家翁已仙。少小知怜今老矣,每因得句辄潸然。

南位之南下曲街,画罗窗户隔红梅。方方丈石平如掌,曾是官家拜斗来。

去年夜半草军书,今岁平安一事无。且愿吾皇千万寿,早教车马会东都。

内官折送御园梅,历刺如薪苦不才。安得昌原带苔树,疏花分得几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