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大卿知庐州

送丁大卿知庐州朗读

寄迹双溪喜盍簪,剖符庐子遽分襟。
伏波威著羌夷界,叔子恩怀江汉心。
万里烟尘入长筭,二边风月待清吟。
促归早晚飞丹诏,新雁回时有好音。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丁大卿知庐州译文及注释

《送丁大卿知庐州》这首诗词是宋代姜特立所作。诗词的意境描绘了诗人送别丁大卿前往庐州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盼。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寄宿在双溪喜欲佩戴花簪,
剖开文书,庐子匆匆分离。
边疆的威武展示在羌夷的边界,
恩泽深厚的叔子怀抱着江汉之心。
漫长的旅途灰尘渗入长筹,
两边的山川美景等待着舒怀的吟咏。
促使他早晚归来的是皇帝的赐诏,
当新的雁群返回时,带来美好的消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对比,展现了离别的情绪和祝福之情。诗词开篇以寄托之意,将花簪寓意喜庆,象征送别者对丁大卿的美好祝愿。接着,诗人剖开文书,象征着丁大卿即将离开庐州,匆匆分离的情景使人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然后,诗人描述了边疆的威武和叔子的恩泽,表达了对丁大卿在庐州工作的期待和对他的赞美之情。诗词的后半部分以长筹、风月、丹诏和雁群等意象,描绘了丁大卿旅途的辛劳和他归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词中融入了壮丽的山川景色和边疆风情,给人以广阔和豪迈之感。这首诗词既是对丁大卿的送别之作,也是对庐州山水和边疆守护者的赞美,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送丁大卿知庐州读音参考

sòng dīng dà qīng zhī lú zhōu
送丁大卿知庐州

jì jī shuāng xī xǐ hé zān, pōu fú lú zi jù fēn jīn.
寄迹双溪喜盍簪,剖符庐子遽分襟。
fú bō wēi zhe qiāng yí jiè, shū zǐ ēn huái jiāng hàn xīn.
伏波威著羌夷界,叔子恩怀江汉心。
wàn lǐ yān chén rù zhǎng suàn, èr biān fēng yuè dài qīng yín.
万里烟尘入长筭,二边风月待清吟。
cù guī zǎo wǎn fēi dān zhào, xīn yàn huí shí yǒu hǎo yīn.
促归早晚飞丹诏,新雁回时有好音。

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姜特立诗文推荐

森森万木势峥嵘,千尺孤标更上征。惟有柳丝低拂路,腰支憔悴为多情。

长条攀折叹离披,底事人间管别离。何惟龙津能御气,建章宫里斗腰支。

括苍都志勒坚珉,贤守推公第一人。政似龚黄专恺悌,诗如李杜更清新。诸司交荐动旒冕,七邑争留号吏民。此去定须登省户,老成人物青朝绅。

世间固有无情物,天上宁无有慾仙。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缘。

霜满颐间雪满簪,已甘萧散卧山林。如何六十公孙子,尚作当年举子心。

姜子胸中有至乐,青山白云也不恶。不求作佛不求仙,却笑时人用心错。乐天兜率堕渺茫,徐福神山更辽邈。丈夫天地要同流,俯仰随化吾何求。太虚为体隘九州,不须更...

昔闻鼓山名,未到鼓山寺。胜游不易得,一失恐难值。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计。虽无济胜具,尚可策疲致。松下止呵导,山前屏车骑。仰窥白云峰,俯蹑青螺髻。半天开...

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主襟如郭震,豪气似元龙。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