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桐庐

发桐庐朗读

江尽溪流合,行舟落照催。
櫂歌来月浦,帆影上风桅。
路转山容改,潮平水色回。
兵戈满天下,飘泊壮心摧。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发桐庐译文及注释

《发桐庐》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上乘舟的情景,通过景物的变化和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壮志未酬和飘泊之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尽溪流合,
行舟落照催。
櫂歌来月浦,
帆影上风桅。
路转山容改,
潮平水色回。
兵戈满天下,
飘泊壮心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开篇“江尽溪流合,行舟落照催”,描绘了江河的宽广和行船的速度,给人一种奔流而下的感觉。其中的“行舟落照催”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接着,诗人描述了船上的景象,櫂歌和帆影在夜晚的月浦和风帆上相互呼应,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路转山容改,潮平水色回”表达了船只行进时山势的变化和潮水的平静,从物象上再现了船行的曲折和河流的起伏。这种景色的变化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变幻。

最后两句“兵戈满天下,飘泊壮心摧”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壮志未酬。兵戈满天下暗示了战乱频繁的时代,而飘泊则表达了诗人流浪漂泊的境遇。壮心摧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抱负未能实现的失望和无奈。

整首诗以江河行舟为背景,通过描绘船行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叹,展示了一个较为悲凉的画面。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的壮志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这首诗在情感上较为沉郁,通过景物的描绘与诗人的感慨相结合,呈现出一种飘泊人生的无奈与苦闷。

发桐庐读音参考

fā tóng lú
发桐庐

jiāng jǐn xī liú hé, xíng zhōu luò zhào cuī.
江尽溪流合,行舟落照催。
zhào gē lái yuè pǔ, fān yǐng shàng fēng wéi.
櫂歌来月浦,帆影上风桅。
lù zhuǎn shān róng gǎi, cháo píng shuǐ sè huí.
路转山容改,潮平水色回。
bīng gē mǎn tiān xià, piāo bó zhuàng xīn cuī.
兵戈满天下,飘泊壮心摧。

李弥逊诗文推荐

百尺游丝当秀户。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拾翠归来芳草路。避人蝴蝶双飞去。困脸羞眉无意绪。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消息未来池阁暮。濛濛一饷梨花雨。

醉帽迎风落,春衣日径斜。花梢密藏路,隐约见山家。

木落渔村载酒过,绿波萍藻鳜鱼多。弃醉饮,尽颜酡。不负平生笠与簑。

西风趣秋去,何日放船回。不见澄江练,唯闻卷地雷。宦游双鬓改,飘泊寸心灰。落日乾坤里,微吟酒一杯。

不是先争特特开,只缘沙际欲春回。赞颂浪起空华想,一夜归心着梦催。

何人着脚傍岩幽,好事无过竹务猷。妙语径追盘谷序,轻舟独信剡溪流。牛刀小试知多暇,鹤板迟来坐不谋。欲寄一行安否问,朔风羁雁正淹留。

倾国从来少并芳,人间那得两巫阳。丹青不解传真态,恐是菱花对晚妆。

与世浮沉半醉醒,结庐人境昼常扃。微吟松竹风无定,着色峰峦雨乍经。方簟北窗身是梦,瘦藤斜照影随形。岂无曳尾泥中计,政恐肠刳不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