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贡南漪三首

挽贡南漪三首朗读

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
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
岁月供陶写,江湖人笑谈。
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挽贡南漪三首译文及注释

《挽贡南漪三首》是宋代文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挽联的形式表达了对南漪地区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贡南漪三首

齿德人皆仰,
诗书老更耽。
福兼鸿范五,
瑞集凤雏三。
岁月供陶写,
江湖人笑谈。
流芳钟四叶,
兰玉俨相参。

译文:
天赐的德行使人皆仰慕,
对于诗书的热爱长存不衰。
福祉与鸿范完美结合,
吉祥的象征集聚凤雏三只。
岁月见证了历代的辉煌,
人们在江湖间轻松谈笑。
美名流传四方,
兰花和玉佩彼此辉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南漪地区的景物和人文的赞美之情。诗人以齿德之人皆仰慕的形式,赞颂了当地人民的品德和德行。他们对于诗书的热爱和不断学习的精神使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得以传承。诗中提到福祉与鸿范相融合,象征着南漪地区的繁荣和吉祥。凤雏的聚集更加强调了这种吉祥的意象。岁月见证了南漪的兴衰和沧桑,而人们在江湖间轻松谈笑,展现了他们豁达和乐观的态度。南漪的美名流传四方,如同兰花和玉佩相互辉映,彼此的美丽相得益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南漪地区的深情厚意。他以品德和学识为基础,表达了对南漪人民的钦佩和敬意。通过福祉和鸿范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这个地区的繁荣和吉祥之象。同时,岁月的流转使得这个地方历史悠久,但人们仍然以豁达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最后,诗人用兰花和玉佩来比喻南漪的美名,传达了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和辉煌。整首诗词意境高远,诗意深邃,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南漪地区的深情厚意。

挽贡南漪三首读音参考

wǎn gòng nán yī sān shǒu
挽贡南漪三首

chǐ dé rén jiē yǎng, shī shū lǎo gèng dān.
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
fú jiān hóng fàn wǔ, ruì jí fèng chú sān.
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
suì yuè gōng táo xiě, jiāng hú rén xiào tán.
岁月供陶写,江湖人笑谈。
liú fāng zhōng sì yè, lán yù yǎn xiāng cān.
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

王珪诗文推荐

侍辇归来步玉阶,试穿金缕凤头鞋。阶前摘得宜男草,笑插黄金十二钗。

盆山高叠小蓬莱,桧柏屏风凤尾开。绿绕金阶春水阔,新分一派御沟来。

一片桃花一片春,夜来风雨落纷纷。多情更逐东流水,还作高唐梦里人。

瑶台夜滴金茎露,水殿凉生玉枕风。卧看星河归阁晚,月斜疏影转梧桐。

燕去燕来间白昼,花开花落送黄昏。年年好景春风妒,梦里铅华湿泪痕。

洛阳新进牡丹业,种在蓬莱第几宫。压晓看花传驾入,露苞初坼御袍红。

夜深独倚栏干角,玉笛横吹弄月明。馀响度云无处觅,人间闻得两三声。

太尉岷洮破敌回,腰垂金带入关来。殿前献寿天颜喜,花覆千官拱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