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祫歌 昭夏

周大祫歌 昭夏朗读

律在夹钟。
服居苍衮。
杳杳清思。
绵绵长远。
就祭于合。
班神于本。
来庭有序。
助祭有章。
乐舞六代。
宾歌二王。
和铃以节。
鞗革斯锵。
齐宫馔玉。
鍌斝浮金。
洞庭钟鼓。
龙门瑟琴。
其乐已变。
惟神是临。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周大祫歌 昭夏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周大祫歌 昭夏》,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庾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律在夹钟。
服居苍衮。
杳杳清思。
绵绵长远。
就祭于合。
班神于本。
来庭有序。
助祭有章。
乐舞六代。
宾歌二王。
和铃以节。
鞗革斯锵。
齐宫馔玉。
鍌斝浮金。
洞庭钟鼓。
龙门瑟琴。
其乐已变。
惟神是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祭祀活动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礼乐文化的赞美和敬意。诗中描绘了庄严肃穆的仪式,以及仪式中使用的各种乐器和器物。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祭祀活动的敬重和对古代文化传统的传承之美的思考。

赏析:
《周大祫歌 昭夏》是庾信创作的一首古风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祭祀活动的氛围和庄严的场景。诗词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通过对乐器、祭祀用具和音乐的描绘,展示了古代祭祀文化的繁荣和庄重。

诗词中的“律在夹钟”意指乐声在夹钟中奏响,象征着祭祀仪式的开始。接着描述了仪式中穿着苍衮(古代礼服)的人们,以及祭祀的庄严和神秘感。诗中还出现了一些古代乐器的名字,如鞗、革、铃、鍌等,通过这些描写,增添了诗词的音乐感。

诗词最后一句“其乐已变,惟神是临”,表达了对古代祭祀乐曲的变迁和消逝的思考。虽然时光流转,但只有神祇永远存在。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古代文化的传承的思考,尽管乐曲已经改变,但对神祇的敬仰和祭祀的精神依然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场景,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统的敬重和思考。它展示了庾信对古代礼乐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价值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

周大祫歌 昭夏读音参考

zhōu dà xiá gē zhāo xià
周大祫歌 昭夏

lǜ zài jiā zhōng.
律在夹钟。
fú jū cāng gǔn.
服居苍衮。
yǎo yǎo qīng sī.
杳杳清思。
mián mián cháng yuǎn.
绵绵长远。
jiù jì yú hé.
就祭于合。
bān shén yú běn.
班神于本。
lái tíng yǒu xù.
来庭有序。
zhù jì yǒu zhāng.
助祭有章。
yuè wǔ liù dài.
乐舞六代。
bīn gē èr wáng.
宾歌二王。
hé líng yǐ jié.
和铃以节。
tiáo gé sī qiāng.
鞗革斯锵。
qí gōng zhuàn yù.
齐宫馔玉。
xiǎn jiǎ fú jīn.
鍌斝浮金。
dòng tíng zhōng gǔ.
洞庭钟鼓。
lóng mén sè qín.
龙门瑟琴。
qí lè yǐ biàn.
其乐已变。
wéi shén shì lín.
惟神是临。

庾信诗文推荐

徘徊出桂苑。徙倚就花林。下桥先劝酒。跂石始调琴。蒲低犹抱节。竹短未空心。绝爱猿声近。唯怜花径深。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钩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以炎为政。以火为官。位司南陆。享配离坛。三和实俎。百味浮兰。神其茂豫。天步艰难。

七里是仰。八陛有凭。就阳之位。如日之升。思虔肃肃。致敬绳绳。祝史陈信。玄象斯格。惟类之典。惟灵之泽。幽显对扬。人神咫尺。

地境阶基远。天窗影迹深。碧玉成双树。空青为一林。鹄巢堪炼石。蜂房得煮金。汉武多骄慢。淮南不小心。蓬莱入海底。何处可追寻。

帝出于震。苍德于神。其明在日。其位居春。劳以定国。功以施人。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在死犹可忍。为辱岂不宽。古人持此性。遂有不能安。其面虽可热。其心长自寒。匣中取明镜。披图自照看。幸无侵饿理。差有犯兵栏。拥节时驱传。乘亭不据鞍。代郡蓬...

崩堤压故柳。衰社卧寒樗。野鹤能自猎。江鸥解独渔。汉阴逢荷筱。缁林见杖挐。阮籍长思酒。嵇康懒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