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朗读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
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
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人力悠悠
相关诗文: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译文及注释

诗词:《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

田父结田庐,
聊容一身息。
呼儿取茅竹,
不借乡人力。

起行庐旁朝,
归卧庐下夕。
悠悠各有愿,
勿笑田庐窄。

中文译文:
田中的父亲搭起了田庐,
勉强容下一个人休息。
呼唤孩儿去采茅和竹,
不借用乡亲的力。

清晨离开庐旁朝拜,
黄昏回到庐下安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
请不要嘲笑田庐狭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它描述了田中的父亲建造了一间简陋的田庐,用来休息。作者呼唤孩子去采集茅草和竹子,却不依赖其他乡亲的帮助,自己动手完成。诗中描述了田庐的狭小和简朴,但作者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反而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鼓励读者不要嘲笑田庐的狭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力更生和朴素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农民劳动的敬意和对田庐这种简陋住所的接受和珍视。诗中的田庐象征着朴素的生活和真实的情感,与王安石变法思想中倡导的节俭和务实的理念相契合。

通过简洁的词语和流畅的节奏,诗人展现了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农村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中的田庐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自足,呼应了王安石主张的“心安理得”和“得其所欲,斯人可欲”。

这首诗通过对田庐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向往自然、珍视简朴生活的情感,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它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的尊重和对平凡生活的赞美,体现了王安石思想中的一种人文关怀和情感关怀。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读音参考

hé shèng yú nóng jù shī shí wǔ shǒu qí yī tián lú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

tián fù jié tián lú, liáo róng yī shēn xī.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hū ér qǔ máo zhú, bù jiè xiāng rén lì.
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
qǐ xíng lú páng cháo, guī wò lú xià xī.
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
yōu yōu gè yǒu yuàn, wù xiào tián lú zhǎi.
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诗文推荐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人间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惆怅武陵人不管。清梦断。亭亭伫立春宵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