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再和朗读

与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
莫笑华颠飘彩胜,几人黄壤隔青霄。
行吟未许穷骚雅,坐啸犹能出教条。
记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梦春韶。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再和译文及注释

《再和》是苏轼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再和

与君流落偶还朝,
过眼纷纶七叶貂。
莫笑华颠飘彩胜,
几人黄壤隔青霄。

行吟未许穷骚雅,
坐啸犹能出教条。
记取明年江上郡,
五更春枕梦春韶。

中文译文:

再次与君相聚,虽然我们曾一同流落,如今又重返朝廷。
眼前的景象千变万化,犹如七片彩色貂皮的闪烁。
不要嘲笑我狂放不羁的风采超过了华冠,几位文人因黄土高原而与我分隔天涯。

行走吟咏之间,我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文雅风格,
坐下来吟咏时,我依然能够超越教条的束缚。
记住,明年我将在江边的郡城,
在清晨五更,枕着春天的梦境,享受春日的美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重返朝廷后的豪情与志向,以及他对个人才华的自信。诗中的“与君流落偶还朝”指的是苏轼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谪流放,但最终又得以回到朝廷。他通过描绘眼前世事的变幻无常,用“过眼纷纶七叶貂”来形容,表达了对世事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苏轼以自嘲的口吻,告诫读者不要因他超越传统而嘲笑他,“莫笑华颠飘彩胜”,他认为自己的风采胜过了那些被视为华贵之士的文人。他进一步表达了黄土高原与文人之间的隔阂,用“几人黄壤隔青霄”来形容自己与他们的不同处境。

苏轼在诗中提到自己的创作风格,他表示自己不受传统雅致的限制,行走吟咏之间,自由自在地发挥才华,不拘泥于教条,“行吟未许穷骚雅,坐啸犹能出教条”。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他提到明年他将在江边的郡城,享受春天的美好。通过“五更春枕梦春韶”,他描绘了自己在清晨时分,枕着春天的梦境,感受春日的美妙。

整首诗词展示了苏轼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个人才华的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事变幻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示。

再和读音参考

zài hé
再和

yǔ jūn liú luò ǒu hái cháo, guò yǎn fēn lún qī yè diāo.
与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
mò xiào huá diān piāo cǎi shèng, jǐ rén huáng rǎng gé qīng xiāo.
莫笑华颠飘彩胜,几人黄壤隔青霄。
xíng yín wèi xǔ qióng sāo yǎ, zuò xiào yóu néng chū jiào tiáo.
行吟未许穷骚雅,坐啸犹能出教条。
jì qǔ míng nián jiāng shàng jùn, wǔ gēng chūn zhěn mèng chūn sháo.
记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梦春韶。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苏轼诗文推荐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