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公常茂等授经大本堂

郑国公常茂等授经大本堂朗读

郑国蕲侯弟子群,储闱时得奉殷勤。
宫花细浥研朱露,禁柳微溅洒墨云。
御气日从双阙望,书声时彻九重闻。
楚王可是推仁爱,临帖常容半席分。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郑国公常茂等授经大本堂译文及注释

《郑国公常茂等授经大本堂》是明代的一首诗词,作者是魏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郑国蕲侯(指郑和)的弟子们,聚集在大本堂,
储闱(指皇帝)时常受到郑国公的殷勤款待。
宫中的花朵细腻地沾湿了红露,
禁苑的柳树轻轻地洒下墨云。
御气从皇宫的双阙升起,日日可望见,
读书声时常传遍九重天。
楚王(指明成祖朱棣)以仁爱为指导,
亲自挥毫,常常与郑国公一起分享半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郑和的弟子们在大本堂中学习经书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郑国公对皇帝的极高尊敬和殷勤的待遇。诗中描述了宫中的花朵沾湿了红露,禁苑的柳树轻轻地洒下墨云,烘托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皇帝对学问的重视,皇宫中书声不绝于耳,御气时刻升腾,体现了皇帝对文化教育的关注。最后两句表达了明成祖朱棣推崇仁爱,并与郑国公共同分享学问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明代郑和弟子们在大本堂学习的情景,展现了皇帝对学问的重视和对郑国公的赞赏。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描绘宫花沾湿红露、禁柳洒下墨云等细节,创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描写御气从双阙升起、书声传遍九重天的景象,突出了皇帝对文化教育的关注和对学问的推崇。最后两句表达了皇帝对仁爱的崇尚,与郑国公分享学问的场景,体现了尊贵与智慧相结合的文化氛围。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明代郑和弟子们在大本堂学习经书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学问的重视和对仁爱的推崇,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郑国公常茂等授经大本堂读音参考

zhèng guó gōng cháng mào děng shòu jīng dà běn táng
郑国公常茂等授经大本堂

zhèng guó qí hóu dì zǐ qún, chǔ wéi shí dé fèng yīn qín.
郑国蕲侯弟子群,储闱时得奉殷勤。
gōng huā xì yì yán zhū lù, jìn liǔ wēi jiàn sǎ mò yún.
宫花细浥研朱露,禁柳微溅洒墨云。
yù qì rì cóng shuāng quē wàng, shū shēng shí chè jiǔ zhòng wén.
御气日从双阙望,书声时彻九重闻。
chǔ wáng kě shì tuī rén ài, lín tiè cháng róng bàn xí fēn.
楚王可是推仁爱,临帖常容半席分。

魏观诗文推荐

东流古名邑,渺在江之干。民居苦萧条,官舍亦苟完。庑陋纷草茅,垣周翳榛菅。枣植行疏疏,槐阴郁团团。覯此余物清,盍展规抚宽。丞无两松哦,令乏五柳欢。簿则颀...

溪径斜斜入,柴门侧侧开。一牛临水立,双鸭避舟回。病眼青山豁,归心白发催。何因莼浦上,野老共传杯。

扁舟畏风涛,上马遵大路。马喜大路平,骞然欲驰鹜。手疲两足痛,纵逸恐颠仆。呼奴执其辔,控驭使徐步。前村望烟火,稍远得农扈。蔬笋兼可求,午膳爰不误。少顷闻...

元年正月初,运使莅江浙。二月开衙门,上下总怡悦。明恩隆委任,疏钝愧忝窃。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残劫。场官殒八人,煎办顿阻节。分司两道出,招抚心力竭。十月大...

三月雰雰雨,曾无两日晴。旅怀常寂寞,佳节负清明。野树暮云合,山溪春水平。彭郎有音信,处处避回兵。

襄人齐拍手,官政喜清和。竹树烟光合,花封春意多。山中无吏迹,江上有渔歌。偃室如招士,庞公试一过。

逢仙之岭皆悬崖,下有溪水青于苔。丹枫吹过水西去,白鸟飞上崖边来。行道一翁心甚急,石磴硗磝行不及。前临绝壑后深岩,欲避前呵无处立。

久雨逢戊晴,戊日雨不止。羽气凄乘宫,土德沦不纪。晻晻阴晦凝,四野连蓄水。绝壁洄冲波,玄林渺中沚。下上鸥鹭驯,沉浮蜃蛟喜。田庐聚岑阿,渔艇系桑梓。官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