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桥行

六桥行朗读

苏堤路。
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
野芳竞吐。
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
六桥徙倚。
喧处处、行春箫鼓。
鸥影外、一片湖光,夷犹彩舟来去。
凝想禊饮花前,爱裙幄围香,款留连步。
旧踪未改,还曾记、揽结亭边芳树。
愁情几许。
更多似、一天飞絮。
空自有、花畔黄鹂,知人笑语。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如画隐隐
相关诗文:

六桥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苏堤的路上,繁密的柳树燃起了一片烟雾,嫩莎草收藏了雨水。野花争相绽放。远山如画,隐隐约约被云雾遮掩在山谷间。六座桥倚靠在湖边。喧闹的声音传遍各处,春天的箫鼓在行进。湖面上,鸥鸟的影子在闪烁,彩舟来来往往。沉思着,在花前举行禊饮,爱围绕着香囊,停留在美景中。旧时的足迹还未改变,仍然记得曾经挽着芳树在亭边。愁情有多少,更多像一天飞散的絮片。空中自有花畔上的黄鹂,知道人们的笑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苏堤路的美景。烟雾弥漫的柳树、嫩莎草和野花的竞相绽放,山峦如画,六座桥横跨在湖上。人们喧闹的声音、春天的箫鼓在传递着欢乐。湖面上鸥鸟的飞舞,彩舟的行来往往,给人们带来喜悦。诗人也描绘了自己在花前停留、思考,感叹旧时的足迹未改变,愁情沉淀,但仍然有笑语轻歌和绚丽的飞絮。

赏析:
这首诗以苏堤路为背景,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欢乐气氛。诗人用烟雾、嫩莎草和野花来描绘春天的繁盛与生机,用山峦、湖光和彩舟来描绘苏堤的壮丽景色。通过描写喧闹的声音、春天的箫鼓、鸥鸟的飞舞等细节,传达了春天的欢乐气氛。诗人还描绘了自己在美景中的凝思和感叹,展现了一种旧时的足迹、愁情和笑语的并存。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与美丽,给人一种愉悦和留恋之情。

六桥行读音参考

liù qiáo xíng
六桥行

sū dī lù.
苏堤路。
zhèng mì liǔ hōng yān, nèn shā shōu yǔ.
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
yě fāng jìng tǔ.
野芳竞吐。
shān rú huà yǐn yǐn yún cáng shān wù.
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
liù qiáo xǐ yǐ.
六桥徙倚。
xuān chǔ chù xíng chūn xiāo gǔ.
喧处处、行春箫鼓。
ōu yǐng wài yī piàn hú guāng, yí yóu cǎi zhōu lái qù.
鸥影外、一片湖光,夷犹彩舟来去。
níng xiǎng xì yǐn huā qián, ài qún wò wéi xiāng, kuǎn liú lián bù.
凝想禊饮花前,爱裙幄围香,款留连步。
jiù zōng wèi gǎi, hái céng jì lǎn jié tíng biān fāng shù.
旧踪未改,还曾记、揽结亭边芳树。
chóu qíng jǐ xǔ.
愁情几许。
gèng duō shì yì tiān fēi xù.
更多似、一天飞絮。
kōng zì yǒu huā pàn huáng lí, zhī rén xiào yǔ.
空自有、花畔黄鹂,知人笑语。

周端臣

周端臣,宋词人。字彦良,号葵窗。建业(今南京)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  周端臣诗,以影印文渊阁《四车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周端臣诗文推荐

竹叶裙纱摺摺香,荷风占断晚西凉。年来欢事愁边减,别后秋更梦外长。

团扇多情手尚携,金风庭砌拒霜开。断肠一夜西楼雁,不带书来带恨来。

井梧和雨下银床,梁燕随风别画堂。二十五声秋漏永,梦回各自耐思量。

一筛凉雨歇亭皋,菡萏坎香可得消。玉簟怯秋眠未隐,阿谁楼上夜吹箫。

裛裛罗巾泪粉光,绿琴哀怨调凄凉。芳容自觉随风老,落尽桃花暗断肠。

破除艰尽是恩情,却怕恩生怨亦生。思念不休心惑乱,梦惊人语似郎声。

无计消除夜漏长,罗衾熏彻旧时香。十分又是凄愁处,雨歇芭蕉小院凉。

一股金花擘断钗,两行玉筋界香腮。近来自觉冰肌瘦,柳绿春衫放窄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