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六·多景楼)

定风波(六·多景楼)朗读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
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
天际几重山。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
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
花满过江船。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定风波
相关诗文:

定风波(六·多景楼)译文及注释

《定风波(六·多景楼)》是宋代仲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
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
天际几重山。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
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
花满过江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和人文风景。诗人通过对南徐的赞美,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描绘了京口寒食日和淮南夕阳的壮丽景色,以及天际层层叠叠的山峦。莺鸟在叫声中,有人倚在画栏旁欣赏美景。西寨的炊烟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更加浓郁,东风吹过,春天减少了夜晚的寒冷。整个江面上都是盛开的花朵,美景如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景,展示了仲殊细腻的描写能力。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南徐的美景和京口寒食日、淮南夕阳天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在天际的山脉层层叠叠的描绘中,增加了整体画面的宏大气势。莺鸟的鸣叫和人们倚在画栏旁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视角之中,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诗人通过描述西寨的炊烟和东风春减夜来寒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渐近和寒意的减退,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感受。最后一句"花满过江船",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江面上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使整首诗词在最后达到了高潮。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人文风景的美好。仲殊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使诗词生动而富有画面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定风波(六·多景楼)读音参考

dìng fēng bō liù duō jǐng lóu
定风波(六·多景楼)

nán xú hǎo, duō jǐng zài lóu qián.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
jīng kǒu wàn jiā hán shí rì, huái nán qiān lǐ xī yáng tiān.
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
tiān jì jǐ chóng shān.
天际几重山。
yīng tí chù, rén yǐ huà lán gān.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
xī zhài yān shēn qíng hòu sè, dōng fēng chūn jiǎn yè lái hán.
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
huā mǎn guò jiāng chuán.
花满过江船。

仲殊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仲殊诗文推荐

北固山前波浪远。铁瓮城头,画角残声短。促酒溅金催小宴。灯摇蜡焰香风软。落日烟霞晴满眼。欲仗丹青,巧笔彤牙管。解写伊川山色浅。谁能画得江天晚。

一霎雕栏疏雨罢。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尽日暖香熏柏麝。西施醉起留归驾。酒满玻璃花艳冶。莫负春心,快饮千钟罢。春在燕堂帘幕下。年芳不问东君借。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山放凝云低凤翅,潮生轻浪卷龙鳞。清洗古今愁。天尽处,风水接西滨。锦里不传溪上信,杨花犹见渡头春。愁杀渡江人。

南徐好,桥下绿杨村。两榭风流称郡守,二苏家世作州民。文彩动星辰。书万卷,今日富儿孙。三径客来消永昼,百壶酒尽过芳春。江月伴开尊。

延陵福绪,蔼遗芳余庆,直至如今。帝锡朋龟曾献策,早揖丹桂华簪。一代荣名,三州遗爱,留入歌吟。归来湖山付得,依旧闲心。延赏报德推封。名迁书临,喜天恩垂临...

楚客才华为发扬。深林著意不相忘。梦成燕国正芬芳。莫把品名闲议拟,且看青凤羽毛长。十分领取面前香。

南徐好,城里小花山。淡薄融香松滴露,萧疏笼翠竹生烟。风月共闲闲。金晕暗,灯火小红莲。太尉昔年行乐地,都人今日散花天。桃李但无言。

水枫叶下,乍湖光清浅。凉生商素。西帝宸游罗翠盖,拥出三千宫女。绛彩娇春,铅华掩昼,占断鸳鸯浦。歌声摇曳,浣纱人在何处。别岸孤袅一枝,广寒宫殿,冷落栖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