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占呈全完白四首

口占呈全完白四首朗读

一盂佳豆一编诗,两物相当请易之。
若说尝来风味好,杲堂犹自略便宜。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风味犹自便宜
相关诗文:

口占呈全完白四首译文及注释

《口占呈全完白四首》是清代李邺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口占呈全完白四首

一盂佳豆一编诗,
两物相当请易之。
若说尝来风味好,
杲堂犹自略便宜。

译文:

一碗美味的豆子,一首编织的诗,
两者相辅相成,我向你请教如何选择。
如果说品尝过的口感绝佳,
那么这座雅致的书房也算是略微廉价的。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一碗佳豆和一首诗的描绘,探讨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诗人面对两者的选择,表达出一种纠结和思考的心情。

在诗中,诗人将佳豆和编织的诗并列,暗示了物质享受和文学艺术之间的选择。他认为这两者都有各自的价值,但也需要进行取舍。诗人向对方请教,希望能够得到意见和指导。

诗人提到佳豆的风味好,表示其物质享受的价值。而他将书房形容为"杲堂",意味着它的雅致和高贵。然而,诗人也提到书房的价格略显廉价,可能是在暗示物质享受虽然重要,但不应该被过度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和精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平衡二者的思考。他认为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都有其价值,但在做出选择时需要谨慎权衡。这种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对于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与取舍的困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思考。诗人将一碗佳豆和一首编织的诗对立起来,既展示了物质和精神的差异,也凸显了二者的互补关系。

诗词中的"杲堂"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书房的高雅和氛围,与佳豆的美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选择变得困难,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二者的思考和评价。

这首诗词反映了清代士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们面临的抉择和困惑。它呈现了一种对于人生价值观和追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思。

口占呈全完白四首读音参考

kǒu zhàn chéng quán wán bái sì shǒu
口占呈全完白四首

yī yú jiā dòu yī biān shī, liǎng wù xiāng dāng qǐng yì zhī.
一盂佳豆一编诗,两物相当请易之。
ruò shuō cháng lái fēng wèi hǎo, gǎo táng yóu zì lüè pián yí.
若说尝来风味好,杲堂犹自略便宜。

李邺嗣诗文推荐

三台夕照尚余曛,相望于坟与岳坟。一自苍公藏骨后,湖山如画遂三分。

一盂佳豆一编诗,两物相当请易之。若说尝来风味好,杲堂犹自略便宜。

司马坟前客过频,灰飞常见纸钱新。岂如哭祭文山客,只有西台甲乙人。

春雁仍飞竟不还,两湖风物总潸潸。北来高士今谁在,可有人登望洛山。

沙涨钱塘事莫无,赪山浪到定山枯。莫言白马扬波缓,尚有重潮文大夫。

五寺钟声送夕曛,女冠犹着旧宫裙。葫芦井畔伤心语,只许东洲遗老闻。

先生七十健非常,好事频来索寿章。但使岁餐园豆饱,人间何用“大还”方?

战垒村村见,愁云日日浓。乱骸争白草,旧鬼失青松。不断三江鼓,难消八月烽。山居何处好,比屋有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