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朗读

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
远望浮云隔,空怜定水清。
逍遥方外侣,荏苒府中情。
渐听寒鞞发,渊渊在郡城。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译文及注释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这首诗是唐代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夜孤寂的心境与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
远望浮云隔,空怜定水清。
逍遥方外侣,荏苒府中情。
渐听寒鞞发,渊渊在郡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夜中的孤寂心境,以及他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表达了诗人在东林的隐居时光,他过着没有外界干扰的清净生活。日月无实,虚盈一片,暗喻着他的生活如同虚空一般,没有世俗的困扰。

接下来的两句“远望浮云隔,空怜定水清。”描绘诗人独自望着远处的浮云,感觉隔离了他和世界的距离。他对远处清澈的水资源空怀惋惜之情,暗示了他对清净、纯洁的向往。

接着的两句“逍遥方外侣,荏苒府中情。”表达了诗人在东林时过着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但他仍然对于远离家乡、投奔京都的心上人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渐听寒鞞发,渊渊在郡城。”描绘了春夜中传来寒鞞的声音,寒鞞是一种乐器,象征着孤寂与寂寥。郡城中的渊渊声响起扰乱了诗人的思绪,进一步加重了他的孤独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春夜中的孤寂心绪和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凸显了作者对清净、纯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逍遥生活的矛盾心理。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读音参考

chūn yè qī péi dōu cáo jì jí xīn shàng rén yuàn bù zhì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

dōng lín qī yǐn lì, rì yuè wèi xū yíng.
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
yuǎn wàng fú yún gé, kōng lián dìng shuǐ qīng.
远望浮云隔,空怜定水清。
xiāo yáo fāng wài lǚ, rěn rǎn fǔ zhōng qíng.
逍遥方外侣,荏苒府中情。
jiàn tīng hán bǐng fā, yuān yuān zài jùn chéng.
渐听寒鞞发,渊渊在郡城。

皎然诗文推荐

轻舸趣不已,东风吹绿蘋。欲看梅市雪,知赏柳家春。别意倾吴醑,芳声动越人。山阴三月会,内史得嘉宾。

良朋益友自远来,--严伯均万里乡书对酒开。--皎然子孙蔓衍负奇才,--疾(失姓)承颜弄鸟咏南陔,--澄(失姓)鼓腹击壤歌康哉。--巨川(失姓)

未到无为岸[2],空怜不系舟。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夫春生若邪水,雨后漫流通。芳草行无尽,清源去不穷。野烟迷极浦,斜日起微风。数处乘流望,依稀似剡中。

清景不可失,寻君趣有余。身高避事后,道长问心初。出处名则异,游从迹何疏。吟看刻尽烛,笑卷读残书。露彩生笔砚,风音入庭除。平明仙侣散,觳觫动回车。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潘述山岳降气,龟龙负图。--裴济爰有书契,乃立典谟。--皎然先知孔圣,飞步天衢。--汤衡汉承秦弊,尊儒尚学。--潘述百氏六经,九流七略。...

攲枕听寒更,寒更发还住。一夜千万声,几声到君处。

家在炎州往朔方,--疾(失姓)岂知于阗望潇湘。--澄(失姓)曾经陇底复辽阳,--巨川(失姓)更忆东去采扶桑。--皎然楂客三千路未央,--严伯均烛龙之地日无光。--疾(失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