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王

烈王朗读

齐为沽名特觐王,当时国势岂真强。
计来小缓庸何责,引得无君丑语扬。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国势引得无君丑语
相关诗文:

烈王译文及注释

《烈王》是宋代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烈王为了争取名誉和特殊待遇,不顾国家实力的薄弱,采取一些拖延和循序渐进的策略,却因此招致了人们对他的批评和讥讽。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齐为沽名特觐王,
当时国势岂真强。
计来小缓庸何责,
引得无君丑语扬。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烈王的行为和国家的状况,表达了一种深沉的诗意。烈王为了争取名誉和特殊待遇,不择手段地追求,却忽视了国家的实际情况。他采取的策略过于小心谨慎,缺乏果断和决断力,从而导致了国家在面临困境时难以采取有效的行动。这种庸庸碌碌的行为引来了人们对他的嘲讽和批评。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解读。首先,诗中使用了"齐为沽名特觐王"的描述,形象地揭示了烈王为了名声和特殊待遇而不顾国家利益的行为。其次,通过"当时国势岂真强"的句子,诗人点明了国家力量的薄弱,以及烈王应该采取果断措施的紧迫性。接着,"计来小缓庸何责"一句表达了对烈王迟疑不决的批评,暗示他应该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最后,"引得无君丑语扬"的描述显示了人们对烈王的嘲讽和指责,揭示了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受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烈王的行为和国家状况的描绘,传达了对烈王追求个人名利而忽视国家利益的批评。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庸庸碌碌的烈王形象,给人以深思。同时,诗词中蕴含的对国家困境和领导者应有的责任感的呼唤,也提醒着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负责。

烈王读音参考

liè wáng
烈王

qí wèi gū míng tè jìn wáng, dāng shí guó shì qǐ zhēn qiáng.
齐为沽名特觐王,当时国势岂真强。
jì lái xiǎo huǎn yōng hé zé, yǐn de wú jūn chǒu yǔ yáng.
计来小缓庸何责,引得无君丑语扬。

徐钧诗文推荐

生际河清献颂文,尤工乐府丽春云。人言才尽何曾尽,深恐名高上忏君。

谈玄讲易自精微,二国翱翔巧媚时。只为娇柔无持操,风流却比柳腰肢。

手灭燕秦固大勋,辄攘神器遽称尊。向来曹马虽云篡,犹避污名付子孙。

智谋断国灼蓍龟,自比留侯果是非。一死人言缘史事,谁知谋泄为南归。

一曲秋风已悔心,此机开导竟无人。后来不下轮台诏,黩武求仙又一秦。

东南离析僅遗馀,枉受污名僭帝名。输却当年曹马巧,不先受禅且驱除。

乘鹤吹笙想俊游,丑闻宫掖擅风流。身膏斧踬终尘土,若比莲花花亦羞。

休道君王学苦空,要知积善福无穷。二梁犹僅存遗号,八相与唐同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