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幡竞辨

风幡竞辨朗读

不是幡兮不是风,衲僧于此作流通。
渡河用筏寻常事,南山烧炭北山红。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不是渡河寻常烧炭
相关诗文:

风幡竞辨译文及注释

《风幡竞辨》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幡竞辨,不是幡兮不是风,
衲僧于此作流通。
渡河用筏寻常事,
南山烧炭北山红。

译文:
风幡争辩,仿佛不是幡而是风,
衲僧在此表现出流通的境界。
渡河使用筏子是常见之事,
南山烧炭北山火红。

诗意:
这首诗词以风幡和风的比较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事物的感悟和思考。诗中的衲僧,指的是出家修行的僧人,他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根,却能在其中流通自如。诗人通过渡河用筏和南山烧炭北山火红的描写,展示了生活中平凡而常见的事物,暗示了其中蕴含的哲理和生命的意义。

赏析:
《风幡竞辨》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释重显对于世俗事物背后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幡和风在视觉上产生了错觉,仿佛二者争辩不休,寓意了世间事物的无常和变幻。衲僧作为诗人的象征,以他流通的境界,彰显了超越尘世的境地和达到内心宁静的境界。

诗人以渡河用筏和南山烧炭北山火红的描写,将日常琐事与生命的哲理相结合。渡河用筏是一种普通而平凡的行为,但诗人通过此描写,表达了对于生活中平凡之事的关注和体悟。而南山烧炭北山火红,则意味着生活中不同的追求和方式,但都能引发内心的热情和火焰。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将世俗与超脱相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于内心境界的追求。通过对日常事物的描写,唤起了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哲理的思考,使诗词具有了深远的内涵和启示。

风幡竞辨读音参考

fēng fān jìng biàn
风幡竞辨

bú shì fān xī bú shì fēng, nà sēng yú cǐ zuò liú tōng.
不是幡兮不是风,衲僧于此作流通。
dù hé yòng fá xún cháng shì, nán shān shāo tàn běi shān hóng.
渡河用筏寻常事,南山烧炭北山红。

释重顯诗文推荐

金乌急,玉兔速,善应何曾有轻触。展事投机见洞山,跛鼈盲龟入空谷。花簇簇,锦簇簇,南地竹兮北地木。因思长庆陆大夫,解道合笑不合哭。

龙牙山里龙无眼,死水何曾振古风。禅板蒲团不能用,只应分付与卢公。

倒一说,分一节,同死同生为君决。八万四千非凤毛,三十三人入虎穴。别别,扰扰匆匆水里月。

老新开,端的别,解道银碗里盛雪。九十六箇应自知,不知却问天边月。提婆宗,提婆宗,赤幡之下起清风。

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天际日上月下,槛前山深水寒。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消未干。难难,揀择明白君自看。

去却一,拈得七,上下四维无等匹。徐行踏断流水声,纵观寫出飞禽迹。草茸茸,烟羃羃,空生岩畔花狼藉。弹指堪悲舜苦多,莫动著,动著三十棒。

对一说,太孤绝,无孔铁鎚重下楔。阎浮树下笑呵呵,昨夜骊龙拗角折。别别,韶阳老人得一橛。

一箇两箇千万箇,脱却笼头卸角驮。右转右转随后来,紫胡要打刘铁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