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知命弟去年重九日在涪陵作此曲)译文及注释

南乡子(知命弟去年重九日在涪陵作此曲)朗读

《南乡子(知命弟去年重九日在涪陵作此曲)》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在晚年仍然怀有才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落帽晚风回,又报黄花一番开。
夕阳下,老人扶杖回家,晚风吹拂着他的帽子,同时也传来黄色的花朵绽放的消息。

扶杖老人心未老,堪吹谩有才情付与谁。
老人虽年事已高,但内心依然富有才情,然而他的才情和智慧又能与谁分享呢?

芳意正徘徊,传与西风且慢吹。
美好的情感还在心中徘徊,让西风慢慢吹拂。

明日余尊还共倒。重来未必秋香一夜衰。
明天我们还能共同喝酒作乐,但不一定每个秋天的花香都会持续一夜。

这首诗词以老人的形象揭示了黄庭坚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慨。老人虽年事已高,但他的内心仍然富有才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与西风共享着芳香和美好,但他也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他提到明天的欢聚,却也提醒人们珍惜每个美好的瞬间,因为未来的美好并不一定能够重来。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诗中对老人的描绘也展示了作者对智慧和才情的尊重和追求。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九日
相关诗文: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